9月21日,在五洋紡機有限公司的技術中心多功能廳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培訓活動——董事長培訓課堂的第一堂課。公司中高層100余人參與了學習。公司董事長王敏其先生將阿里巴巴的新模式、新概念與機械制造業相結合,作了“洗洗腦 再出發”的主題培訓演講。 王敏其董事長作為南理工的產業教授、紡織工程正高級工程師,在培訓演講中,將本身紡織機械行業與阿里巴巴的運營模式進行了結合,從企業文化、企業戰略生態、企業數字化轉型路徑頂層設計、前沿探索和人工智能、智能數據、企業大腦、產業升級,面向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營銷管理,以及企業組織智能化高效協同等幾個方面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培訓與指導。 王敏其董事長的培訓演講,將理念與做法相結合,宏觀與微觀相結合,明確發展方向與制訂改革措施相結合,使參訓人員普遍感到豁然開朗,在交流中放下包袱,轉變舊觀念、迎接新思潮,充滿干勁的同時,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禮。
中國針織工業協會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七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9月22日在上海舉行。會上,五洋紡機有限公司當選為中國針織工業協會第七屆理事會副會長單位(2021年—2025年)。
1、據財政部網站消息,財政部印發《關于開展2016年度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編報工作的通知》。 2、經過三年多建設,16日,成都到蘭州鐵路,長28.4公里的平安隧道貫通,這也是我國西南地區最長的鐵路隧道。 3、日前已有中央紀委監察部、工信部、人社部、財政部、教育部、中央黨校等多家中央單位發布了2017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面試公告。大多數單位要求考生在2月23日前進行面試確認,并從2月23日起陸續開始舉行面試。 4、我國近日發布了城市管理執法制式服裝和標志標識的設計,到2017年年底前將實現全國執法制式服裝和標志標識統一。 5、中國人民銀行近日公布的《2017年1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1月末,人民幣貸款增加2.03萬億元。值得注意的是,以房貸為主的中長期貸款增加6293億元。在新增貸款中占比31%,較上月大幅下降9.55個百分點。 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十三五”全國結核病防治規劃的通知,預計到2020年肺結核患者成功治療率90%以上。 7、公安部日前公布了《治安管理處罰法(修訂公開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稿將行政拘留執行年齡從16周歲降低至14周歲。 8、人社部日前聯合衛計委就《關于基本醫療保險藥品支付標準制定規則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下稱《意見稿》),再次向各省廳征求意見,預計醫保支付標準正式稿最遲于3月出臺,新版醫保藥品目錄有望同時發布。其最大亮點在于醫保支付標準與醫院的藥品銷售價之間存在的價差允許醫院留存。
2、環境污染、交通擁堵,中國大都市病向小城市蔓延。 3、蔡英文將于6月24日首度出訪,國民黨抵制拒隨團。 4、中國正式申請加入國際移民組織。 5、山東菏澤中考泄題,6名涉案人員被立案偵查。
2018年10月15日-19日,2018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暨ITMA亞洲展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舉辦,本屆展會吸引了包括中國、德國、意大利、日本以及瑞士等在內的來自全球28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參展,展商總量超1700家,展出規模已超18萬平方米,再破聯合展的歷史新高。五洋紡機有限公司攜帶九臺代表當下經編裝備發展方向的高速、高效、智能化裝備重磅展出,也創下了公司歷年來參展裝備數量之最。
2018年7月24日,銅川市政協經濟科技委員會一行蒞臨公司調研
2018年7月24日,銅川市政協經濟科技委員會一行13人在常州市政協副秘書長蔣伯丹及市發改委相關處室人員陪同下蒞臨公司就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工作進行調研,公司副總經理王水陪同調研人員參觀公司數字工廠,詳細介紹了公司以數字化制造推進企業轉型升級的做法和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公司董事長王敏其參與隨后的座談,與調研嘉賓在兩地轉型升級方面的經驗和做法深入的探討。
2018年7月7日,長江商學院EMBA31期4班一行九人蒞臨公司參觀學習,公司副總經理王水全程陪同并就公司轉型升級方面與來訪嘉賓進行座談,參訪嘉賓詳細了解了公司的針織智能生產和產品的應用、開發、推廣,對公司以智能制造推進企業轉型升級方面的做法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希望通過這次參訪能為自己所在的公司下一步的發展提供借鑒和參考。
2018年6月30日,泰州市經信委劉秋平主任一行20余人在常州市經信委中小企業局薛慶林局長的陪同下到公司數字工廠就中國智造2025在企業的應用進行專題調研,公司王水副總經理接待并向調研領導匯報公司近幾年在數字化生產和智能制造方面的實施情況。
過去的2016年,我國針織機械行業前三季度總體運行平穩。其中橫機行業產銷兩旺,出機臺數在90000臺左右;圓緯機市場表現一般,出機臺數在17000臺左右;經編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銷量為2700臺左右。2016年1—12月,針織機械出口金額9.20億美元,同比增長0.77%,占紡織機械出口金額30.88%,位居分大類紡織機械出口中第一位;針織機械進口金額同比增長2.21%,位居分大類紡織機械進口中第二位。 在2016年發布的《紡織機械行業“十三五”發展指導性意見》中,提出了針織機械 “十三五”發展指導性意見,列出了“十三五”針織機械科技攻關項目9項和先進適用技術推廣項目9項,為“十三五”期間我國針織機械發展提出了方向、目標和重點。 2016年,我國針織機械發展在“十二五”發展基礎上取得了良好開局,但“十三五”期間發展任重道遠,特此提出一些思考于下。 一、“十二五”針織機械行業發展情況 1. 產能總量和出口增長 針織機械在2005-2013年間,平均增速接近20%,占整個紡織機械比重近20%。以針織機械中量大面廣的大類產品圓緯機、經編機和橫機為例,其年均產量分別達到25500、4300和54250臺,與“十一五”相比,分別增長19.4%、146.3%和4.6%。2015年,圓緯機銷量達21000臺左右,經編機全年出機量3800臺左右,橫機全年出機量60000臺左右。各大類產品主要機型產量均居世界首位。紡織機械在國內市場上的占有率保持在70%以上。 2015年針織機械出口金額達9.13億美元,同比增長7.68%。自2011年以來,針織機械多年來位居各大類紡織機械出口金額的首位,曾占到紡織機械出口金額的近1/3。 2. 科技水平提高 “十二五”期間,紡織機械行業“十二五”發展指導性意見中提出的產品和技術研發及產業化項目中,針織機械3項(電腦調線圓緯機、高性能電腦橫機和多軸向經編機)已全部完成計劃;提出的先進適用產品和技術推廣項目中,針織機械3項(電腦提花圓緯機、電腦自動橫機和新型經編機)已不同程度地得到推廣應用。 “十二五”期間,針織機械行業獲得省部級科技成果獎17項;針織機械重點企業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和實用新型專利1545項,較“十一五”時期增長343%;多項軟件著作權取得證書。 “十二五”期間,產品標準制訂加快,針織機械現行標準29項,其中國家標準1項;針織機械標準體系逐步完善,如經編機和經編整經機產品標準相互配套,縫盤機標準和電腦橫機標準匹配等。 “十二五”期間,中國紡織機械協會授牌的針織機械產品研發中心多達8個,以各類經編機、電腦橫機產品研發中心為多,這些研發中心大都是行業領軍企業。 3. 產品門類齊全水平提升 我國已成為國際上少數幾個具有能夠制造涵蓋針織機械所有門類如圓緯機(無縫內衣機)、經編機(縫編機、鉤編機、經編整經機)、橫機和襪機及配套器材、裝置(如織針、輸紗器)和相關軟件、自動化控制系統的國家之一,機器品種繁多,主機、輔機、專件、專用基礎件和零備件制造以及相關軟件和自動化、智能化控制產品產業鏈比較完整,專業化程度較高,已成為針織機械生產大國。針織機械各類產品技術水平不斷提高,不少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如“十二五”期間完成通過驗收的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碳纖維多軸向經編機及技術研發”課題,其研制的多軸向碳纖維經編機填補了國內空白,整機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4. “兩化”融合加深 “兩化”融合逐步加深,數字化、自動化、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和智能制造建設和應用,已逐步分層地在行業推進。數控機床、加工中心、先進熱處理設備、多坐標測量和精密測量儀器、工具應用普遍,專用機床加工水平得到提高。ERP系統、CIMS工程和“零庫存”生產管理方式、產品技術、信息、管理應用軟件以及電子商務等已在不同企業得到應用。有的以先進管理手段,結合大數據環境下的通信技術等,促進數字化、智能化工廠(車間)的建設,等等。 5.領軍企業作用顯著 在圓緯機、經編機和橫機、襪機制造企業以及相關軟件、自動化、智能化控制系統企業中,高新技術企業逐年增多,領軍企業不斷成長,起到了促進和引領相應領域的示范、帶頭作用。如有的實現了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轉換,有的除領跑本領域外,還向工業機器人并向服務型機器人進軍和發力,有的產品集現代圓緯機、橫機和無縫內衣機先進技術于一體,有的在數字化針織技術、針織機械控制系統智能“芯”等方面領先,等等。領軍企業加快成長,對針織機械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此外,針織機械行業人才培育提速,社會責任建設加強,各類各級研發中心并舉邁向新臺階,同時針織機械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以及用戶單位緊密合作,研發實力得到快速提升,如東華大學采用特種經編機編織的“半剛性電池基板玻璃纖維網格”材料,已成功應用于“天宮一號、二號”航天器。所有這些為行業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十三五”針織機械行業發展的機遇和面臨的挑戰 (一)發展的機遇 1. 相關產業促進 針織工藝是各類紡織品的重要成型方法之一,針織品發展和使用領域進一步拓寬為量大面廣的針織機械帶來根本動力?!笆濉逼陂g,相關產業將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針織行業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出口穩中有增總額保持在1000億美元左右;家用紡織品行業銷售收入累計增長30%,產業規模穩定提高;到2020年,產業用紡織品纖維加工量占全行業比重達到33%,比重繼續擴大。服用針織產品、裝飾用針織產品質量、結構進一步優化,產業用針織品占全行業比重進一步提高。所有這些,對針織機械行業提出了更高要求,也為針織機械發展帶來了極大機遇。 2. 出口機會增多 多年來,隨著針織機械產品水平不斷提高,針織機械出口已成為紡織機械出口大戶,東南亞、東盟國家和地區是我國針織機械出口的主要傳統地域,可以不斷深入;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針織機械出口到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機會大為增加;對其它區域的出口也可進一步開拓。 3. 國家政策支持 國家大力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端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和興起,實施的《中國制造2025》、兩化融合和互聯網+等一系列規劃、戰略、政策和措施,為新型和高端針織機械裝備發展創造了財政、技術等外部有利環境和條件。 (二)面臨的挑戰 1. 隨著我國針織機械的快速發展,產業集中度低和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并突出起來,加劇了無序不良競爭,影響行業健康發展。 2. 由于國產針織機械產品性能、技術水平乃至質量和可靠性,與國際先進針織機械產品存在差距,加之國外產品生產本土化,國外針織機械設備尤其是高端針織機械設備進口不斷,單機進口金額居高不下,針織機械市場競爭激烈,國產設備銷售壓力加大。 3. 新型和高端針織機械裝備的研發、制造、優質和企業自身改造,在人才結構、設計制造、裝備手段、質量可靠、生產營銷、企業管理和資金投入等方面,仍有許多不適應和欠缺,創新動力不足。
常熟,簡稱虞,因“土壤膏沃,歲無水旱之災”得名“常熟”,是一座千年古城,蘇州市下轄的縣級市。常熟市東北瀕長江,東南鄰太倉,南接昆山市、蘇州市相城區,西連江陰市、無錫市錫山區,西北與張家港市接壤。 常熟地處江南水鄉,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譽,是吳文化發祥地之一,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 、國際花園城市。 常熟是中國大陸經濟最強縣級市之一,位于中國縣域經濟、文化、金融、商貿、會展和航運中心的前列 。中國“區域經濟強縣統籌發展組團”成員。常熟還是中國國家生態市之一,生態建設事業發展良好。常熟風景優美,沙家浜·虞山尚湖旅游區為5A旅游區。 常熟梅李鎮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授予中國經編名鎮,梅李鎮經編行業起步于九十年代初,共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包括開始起步階段、迅速發展階段、調整提高階段、發展成熟階段。市場上國產的經編機很大部分為梅李鎮采購,從業人員達上萬人,以生產各類經編布為主要特色,產品有長毛絨、珊瑚絨、冰花絨、短毛絨、孔雀絨、金光絨、南韓絨、珍珠絨、麂皮絨等30多個品種,占相當的全國市場份額。國外經商的企業,產品遠銷俄羅斯、南非、尼日利亞、羅馬尼亞和中東等16個國家和地區。經編行業已經成為梅李六大特色產業板塊之一,為梅李經濟和社會發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五洋紡機經編裝備在梅李經編產業集群地使用率已經占比85%左右。? 常熟市工商聯副主席王劍江、常熟市工商聯副主席兼秘書長袁衛忠及相關領導一行,于2017年8月31日下午蒞臨五洋紡機考察經編產業的科技創新、轉型升級發展情況,武進區工商聯領導、五洋紡機王敏其董事長、王水副總經理及相關人員陪同考察。 常熟市工商聯代表團一行參觀了艾詩麗經編智能全成形服飾生產基地和艾詩麗3D經編服飾體驗中心。詳細了解全成形服飾的智能生產情況,代表團對車間任意一臺智能經編機都能夠實現紗線上機、立體編織,服裝一次成形且無任何拼接,款式花型任意定制的服裝全新生產模式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代表團還了解了五洋紡機經編智能生產線管理系統,該系統也是今年公司申報國家科技進步獎的一項重要成果,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經編機多維精協嵌入式智能控制系統,實現了整機機構控制、個性定制、人、機、物、產、供、銷、存的生產全過程管理,遠程運維一體化協同控制。實現了全成形服裝的全產業鏈智能化生產和管理、提高產品制造質量、降低制造資源消耗和用工成本、提升了針織行業整體智能制造水平。當下是移動互聯網橫行的時代,公司還制作了移動web版本和移動app版本,與Pc版本完美匹配,運用移動互聯網實現快速管理。目前這套系統已經廣泛運用到五洋紡機幾十家客戶,常熟地區也有近10家客戶在用,為整個經編行業邁向智能化,信息化做出了貢獻。 代表團充分肯定了這種智能化管理與自動化生產相結合的新模式,不但能降低企業自身勞動成本更能降低客戶的管理和生產成本,而且能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增強產品市場綜合競爭力。 在五洋紡機技術研發中心代表團看見五洋紡機重要客戶展示墻三分之一的客戶都是常熟地區的優秀企業,他們很開心,并希望把五洋紡機好的做法、好的經驗向常熟地區的企業推廣應用。 五洋紡機數字工廠是按照德國工業4.0與中國制造2025的標準規劃、設計、建設和運行,目前已投資1億5千萬左右,用地27畝,建筑面積3.5萬平方米。并與國內頂尖院校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系,引進世界一流的加工設備,并配合關節機器人將智能倉儲、自動化物流與自動化加工單元三者結合,再通過信息互聯技術的支持,完成數字工廠建設向智能工廠的發展。 代表團充分肯定了目前數字工廠在智能裝備運用、車間設備聯通、生產過程調度、資源能源監控等方面的最新成果。通過智能制造建設和投入運行,從傳統制造到智能制造的轉型升級,目前生產產品性能、質量和檔次得到了提高;產品市場占有率得到了提升;品牌貢獻力、知名度、美譽度、品牌價值都得到了提高;而勞動生產成本得到了大幅度的降低。 并提出加快數字工廠建設,為常熟地區提供更加高效、智能的裝備。 衷心感謝常熟市工商聯、武進區工商聯對五洋紡機的關心和關注,我們會針對常熟市工商聯提出的建議,加大投入加快推進智能制造建設,為我們常熟地區客戶提供更加優質、高效智能的裝備,為地方的經濟建設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